疤痕的形成過程可概分為三期,即發炎反應期、纖維增生期及成熟期,通常在未成熟前,皆可藉許多預防之方法而減少不美觀的疤痕產生,最好的預防及治療疤痕是傷口形成六個月之內,效果比較顯著。疤痕是受傷的肌膚於復原過程中留下的產物,不同形式疤痕的形成主要根據受傷程度的不同。
許多表淺的傷害,比如小的切割傷和擦傷所留下的疤痕會逐漸淡化、消失。但在一些大的外科手術或嚴重的事故(如深度切割傷、燙傷等)後,在皮膚表面會形成不同深淺的紅色或凸出的疤痕。
●關於疤痕的處理:
一、 首先要看外傷的時間、種類、深淺、部位除非只有傷及表淺表皮層,其他大部分的皮膚外傷或手術切痕皆會造成不等程度的癒合疤痕。
二、 是剛受傷時的處理方式:
預防疤痕的第一步,就是正確的傷口照顧,不論是創傷、燙傷、皮膚感染或是手術,傷口癒合後都會產生疤痕,正確的傷口護理可以避免異常疤痕的產生。
三、 是病人的體質是否有糖尿病、蟹足腫、傷口癒合不良等的體質
有以上體質的人,治療及恢復的時間要比一般人還要久,所以要特別有耐心。
如果是太深、太大、太久(1年以上的疤痕)的,多次使用寧疤寧治疤乳膏是可以漸次改善淡化疤痕,促進美觀的;且疤痕的要完全去除疤痕,就必須找專科醫師做處理了!
治疤乳膏的使用次數,一天一次視情況而定,但以不超過2次為限喔,請勿操之過急,且該處的防曬亦要注意,可有效避免色素的沉澱
常見令人困擾的疤痕
顏面位於五官附近的疤痕,並造成五官變形或功能受限制,如眼角、嘴角。
在四肢關節的疤痕,引起活動受限制。
長而寬的疤痕。
肥厚隆起的疤痕。
凹陷縐折的疤痕。
色素沉著或顏色突顯而無法和附近皮膚顏色相配合的疤痕。
和週遭皮膚紋理不相稱的疤痕。
有明顯令人不適症狀的疤痕,如奇癢、灼熱、疼痛或表面潰瘍。
●疤痕的預防
預防疤痕的第一步,就是正確的傷口照顧,不論是創傷、燙傷、皮膚感染或是手術,傷口癒合後都會產生疤痕,正確的傷口護理可以避免異常疤痕的產生。
於傷口拆線或傷口初步癒合後,視情況開始執行按摩療法和壓迫療法。
以美容膠紙或矽膠片壓貼於癒合的傷口上,美容膠紙需每天24小時貼牢,矽膠片則需貼12小時左右,貼壓的範圍必須大於傷口本身並包括周圍的正常皮膚才有效。
壓迫療法可以減少傷口向外拉張的力量,使疤痕變得較平、較細。
按摩療法可以使硬疤軟化,並且有組織擴張的效果,可以改善凸起或有攣縮傾向的疤痕。
對於大面積的傷口,則可考慮緊身彈性衣的壓迫治療方法。
●術前準備及相關諮詢
除非只有傷及表淺表皮層(epidermis),大部分的皮膚外傷或手術切痕皆會造成不等程度的癒合疤痕。
一旦有疤,終身有疤’,到目前為止,醫學界仍無法完全’消除’疤痕。現在所有的手術、藥物和雷射都無法將疤痕變不見,但一定程度的改善是可以做到的。尤其透過整形外科醫師的巧手,期盼能讓病人滿意。
一旦有疤痕產生,整形專科醫師只能做到’修整’疤痕而非’消除’疤痕,使其盡量對日常生活的困擾降到最少,並兼顧功能重建及美觀改善之要求。
引起運動功能受限的疤痕,必須儘早手術治療,以免引起永久性的關節功能受損。
不美觀的疤痕通常可由三方面考量,即面積大小、隆起凹陷程度及顏色深淺。
小面積的疤痕可藉由手術切除並加以細心謹慎縫合,並附帶做些修整手術,使傷口癒合能在最小組織張力下完成,而使疤痕成一線狀疤。
若太大面積的疤痕,可能必須藉多次切除,並佐以局部皮瓣或遠端皮瓣等複雜手術而完成。
疤痕的形成過程可概分為三期,即發炎反應期、纖維增生期及成熟期,通常在未成熟前,皆可藉許多預防之方法而減少不美觀的疤痕產生,故建議接受修疤手術,最好在疤痕已達成熟,約傷口形成六個月後,效果才顯著。
時常可見某些人的疤痕接受了手術切除一段日子後,不僅疤痕重現,而且比以前更明顯,表示此人有易得「蟹足腫」之體質,而不適合貿然以手術方法解決之。
如何分別「蟹足腫」及「肥厚增生型疤痕」必須經過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判斷才可
●疤痕的治療:可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
壓迫療法:疤痕上緊貼美容膠紙,並在上面用力定點按摩,以使疤痕逐漸消平,此法必須持續6個月以上才有效果。
矽膠片壓貼法:疤痕上貼矽膠片,初期一天貼八小時,待皮膚慢慢適應後,可增至12小時,需貼6個月才有良效。至於矽膠片的作用機制,Quinn認為是矽膠(Silicon oil)持續釋放的化學作用,而Swada和Son則認為是水化(hydration)和阻塞(Occlusion)的生理作用造成疤痕抑制效果。 PS.以上1.2項適用於疤痕形成未超過半年者
疤痕內注射類固醇:使用長效性類固醇製劑,直接注射到疤痕內,來抑制疤痕內過量的膠原蛋白,來達到抑制疤痕的效果。
Ketchum建議的劑量:
最大量/次 給藥頻率
成人 120mg 每月注射1次,治療4至6個月
小孩 40mg 針對1-5歲
80mg 針對6-10歲
放射線照射(Irradiation):過去曾利用放射線照射來殺死、抑制或轉化纖維母細胞,藉以控制過量的疤痕組織增生。目前這種方法紙保留用在對類固醇治療無效的大面積蟹足腫病人身上。
其他:在文獻上提到可以抑制疤痕的方法包括有:
維他命A
維他命E
抑制膠原蛋白如BAPN(Beta-aminopropionitrile),penicillamine,和秋水仙素(colchicine)
抑制蟹足腫內肌纖維細胞的Madecassol
二氧化鋅(Zinc Oxide)
抗腫瘤製劑:如methotrexate(MTX)
免疫療法:如干擾素(interferon)和轉型細胞生長素(TGF-B)抑制劑等
※第二類:雷射
依據雷射除疤的原理,可分為兩種:
一種磨皮雷射分二氧化碳雷射和鉺雅各(Er-YAG)雷射,可以將疤痕凸起磨平,表淺的凹陷疤痕亦可利用此原理。
去色素雷射:分染料(Dye)雷射和脈衝強光(photoderm),雷射是作用在疤痕內的血管和血紅素,使疤痕顏色變淡,逐漸萎縮,此種雷射特別適用於疤痕形成未超過半年且顏色較深紅者。
※第三類:手術
利用手術來控制疤痕,是應用在疤痕已成穩定狀態(通常疤痕形成已超過半年),且外形寬粗或不雅時。手術方法包括疤痕切除重縫、Z形或W形修疤、磨皮術等,若疤痕太大,可考慮分階段切除或置放組織擴張器一段時間後再疤痕切除。
●疤痕觀念的溝通
與其治療疤痕,不如預防疤痕的產生。
受創傷越嚴重的傷口,因發炎反應越強烈,將來所形成的疤痕亦更顯著,如燒燙傷之後,如嚴重的肢體壓碎傷之後。
外傷後的傷口,若反覆感染發炎,則癒合後之疤痕較明顯。
接受手術後之傷口,最好能減少活動,否則影響傷口癒合,反而刺激疤痕產生,此即四肢關節處之疤痕通常較明顯之原因。
越年輕的皮膚,因彈力較強、張力較大,故產生的疤痕較肥厚、發紅、變硬,且蕭褪較慢,老年人由於條件相反,且表皮張力鬆弛,故產生之疤痕較不明顯。
手術後之傷口必須做好傷口的照顧及適時拆線,避免日曬及使用化妝品或保養品,減少色素沉澱及刺激疤痕的結果。
手術後的傷口,避免不良的疤痕產生,必須適當加壓按摩、或採用有壓迫性的黏貼物(如最泛用的紙膠布、或矽膠片),但不可用力過猛,而使傷口裂開。
疤痕是指皮膚因外傷或手術造成的傷口在癒合後所留下的產物,它會永遠存在皮膚上面,而很難藉由外力來予以除除。透過疤痕治療等方法可以將凹凸不平或粗大不雅的疤痕予以美化成細小、平淡而不易看得見的疤痕,而卻無法去除它。